卖炭翁原文?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1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古道西风瘦马的卖炭翁完整诗?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展现飘泊在外的游子,强烈思念家乡的情感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处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敇,回车驾牛驶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舍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心值。
本诗描述卖炭翁的辛苦穷困,宫使的强取豪夺,控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木兰辞全文卖炭翁?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文言文卖炭翁原文与白话文?
原文: 苦宫市也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石壕吏卖炭翁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的大意是:
一位卖炭的老翁在城南山砍柴烧炭。炭熏得老翁满面灰尘,脸呈炭黑色;老翁两鬓花白,十指黝黑。卖炭的钱做什么用呢?自然是身上穿的和嘴里吃的。老翁身披薄衣,令人怜惜,却担忧炭的价格低廉而心愿天寒。一夜之间城外的雪下有一尺深,天刚刚亮老翁就驾着炭车向城内进发,车轮碾压积雪,露出条条痕迹。正午时分牛乏人饥,老翁便在贸易区南门外的泥淖中歇息。两个得意忘形的骑马者是谁?原来是皇宫内的太监及其手下。太监手持文书口念诏令,一边调转老翁的炭车,一边喝斥老翁的牛向皇宫走去。一车的炭有千余斤重,炭车赶向皇宫,老翁惜舍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挂在了牛头上,这就是一车炭的价格。
此诗通过对卖炭翁悲惨遭遇的描述,由个体上升至一般,讽刺鞭挞了腐朽的统治下社会的黑暗现实。
《石壕吏》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的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的大意是:
傍晚投宿在石壕村,夜里差役前来抓壮丁充当兵役。老翁翻过墙头逃跑,老妇推开门探看。差役凶狠地叫喊!老妇凄苦地啼哭。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家中三个男丁在邺城服役。其中一个托人捎信回来称,两个男丁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苟生,死了的人永远完了!家中再无其他男丁,仅剩有仍在吃奶的孙子。儿媳未改嫁,整天进进出出的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久力衰,但请让我跟随你们连夜返回。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来得及为你们准备早饭。夜深人静,仿佛听到了儿媳低微的啜泣声。天亮之后即将踏上前行的征途,只能和逃跑归来的老翁道别。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通过对差役连夜抓人充当兵役的描写,写出了统治者不顾黎民百姓生命安危的残暴以及安史之乱对人民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