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京剧中经常提到二黄慢板、反二黄、西皮流水、摇板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唉!看了一些回答,好像没一个回答完全到位的。怎么才叫到位?应该是解释出为什么要叫“二黄”或者“西皮”,为什么叫“摇”,还有“板”是什么意思。先知道命名原理,再简述音乐特性好像才合理一些吧。
那么“二黄”是什么意思?这要从京剧的起源形成简说起,京剧最根本就的是起源于湖北的戏剧,湖北老戏剧人都知道“京汉楚”,就是说,京剧的主要来源是湖北的汉剧和楚剧,后来“徽班进京”后,对白等等中又溶入了“京腔”,逐渐定型为京剧。所以传统京剧中主要的是湖北腔调(和方言),(湖北安徽近邻,互相流动频繁,戏剧互溶。)
为什么叫“二黄”?是因为清朝初由“吹腔”,“高拨子”在“徽班”中演变成的,真正的起源地就是湖北的黄冈和黄陂,所以叫“二黄”。“黄”在字义上又有“成熟”意义,比如麦稻成熟就成黄色了,所以“二黄”一般比较稳重严肃。“二黄”也称为“南路”。
“西皮”也许还稍早一些,据考证是明朝末清朝初,由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与当地融合发展形成,其路程是由西向东南,故叫西皮,“皮”有“表皮”、“调皮”、“俏皮”、“顽皮”等等意义,所以“西皮”通常比较高亢刚劲,明快而活泼。西皮也称为“北路”。
“板”,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与板紧密配合的还有鼓,有时候也说“板鼓”,具有“指挥”整个伴奏和提示节奏的关键作用。中国人在音乐(戏剧)里常常说“板眼”就是节奏节拍的意思。那么所谓“导板”、“慢版”等等从字面上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摇板”是节奏自由的意思。那么“反二黄”、“反西皮”就不细说了。
再说二黄反二黄西皮的现代乐理性,这个解释的人已经比较多了,只简单提示一下。京剧的伴奏乐器最主要的是京胡,京胡是要定弦定音的,当然,演唱艺术中允许“移调”,但是也会有一个音高概念和旋律问题,西方音乐引进后,定音就更明确了。二黄在京胡上定“5-2弦(5加个低音符号)”,即键盘乐器上以中央c为参照的g-d1(小字组,小字一组),反二黄是1-5(小字一组),西皮是6-3(6是低音,小字组)。反二黄适合表现苍凉凄楚感情。其实这里的定弦,与西洋音乐的“大调”和“小调”有某种联系。说到底就是表现曲调的情感和风格,或者稳重庄严,或者苍凉凄楚,或者轻快活泼。关于“腔调”和叫法的意义,比如导板,摇板,慢板,回龙,流水等等,其实很简单,拿了曲谱唱一下,差不多就理解了。
其他网友观点
说说我的理解。
京剧是融合了徽调、汉调加以完善形成的。其中徽调以西皮唱腔为主,汉调以二黄唱腔为主,京戏以前被称为“皮黄戏”即由此而来。
京剧唱腔采用的是“板腔体”结构,如西皮原板、二黄慢板等。即:
用“腔”决定唱段的音乐旋律,或西皮,或二黄。
用“板”控制唱段的音乐节奏,或慢板,或快板。
京剧的腔调大类有四种:
1: 西皮。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主要用来表现较为欢快、轻松或急促、紧张的剧情,其基本旋律是上扬的。比如《失空斩》、《四郎探母》等戏,全剧只使用西皮一种腔调。
京胡伴奏定弦为63弦。
2: 反西皮。对应西皮唱腔的一种腔调。即为西皮唱腔的反调,反西皮较多用于悲伤、哀怨的剧情意境。一般戏中较少使用,最为著名的是《白帝城·哭灵牌》中刘备哭祭关张的两个反西皮二六唱段,以及《伍子胥·鱼肠剑》中伍员所唱“子胥阀阅门楣第”一段反西皮散板。
京胡伴奏同于西皮定弦。
西皮、反西皮腔调是源自徽调演变而来的。
3: 二黄。与西皮一样,也是京剧唱腔中最为常用的腔调。多用于表现舒缓、平静、稳重的人物情感。其音乐旋律基本是平滑且略向下的。适合表达苍凉、孤寂的人物心情。如《洪洋洞》之“洪三段”、三大“一轮明月”等,《二进宫》、《钓金龟》等戏则是二黄旋律一用到底。
京胡伴奏定弦为52弦。
4: 反二黄。作为二黄的反调,运用明显多于反西皮。反二黄腔调更突出悲怆凄惨、走投无路、伤感已极的人物感情。一般都是大段、成套运用。有两个基本运用形式:直起;或由二黄转入。前者如《碰碑》的“叹杨家”,《乌盆计》的“未曾开言”等,后者如《苏武牧羊》之“登层台”、以及《哭祖庙》、《朱痕记》、《钓金龟·哭灵》等。
京胡伴奏不同于正反西皮使用一种定弦,反二黄定弦已成体系,定弦为15弦。
二黄体系的腔调基本源自汉调并加以发展形成的。
5: 高拨子。相对于西皮、二黄不太常用。最具代表性的是《徐策跑城》,整出戏均是高拨子旋律,另有《野猪林》发配的“一路上”、《杨门女将》“探谷”等。
京剧的板式非常丰富,不同的板式主要是用来界定唱腔节奏快慢的。
其中以西皮唱腔板式最为全面。既有用来叙事的大段板式,也有二、四句的穿插性板式。主要有:
慢板(三眼)、原板、流水板、快板、导板、散板、摇板、跺板、二六等。
反西皮 由于使用较少,常用的只有二六和散板。
二黄腔调的板式基本等同于西皮。主要有:
慢板、原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跺板等。
反二黄一般只有慢板、原板、散板、。
高拨子基本等同于二黄。
另有一些板腔体以外的特例,最为常用的是旦角的“南梆子”,不论《望江亭》里的“只说是”还是《霸王别姬》里的“看大王”,基本是固定、独立的一个唱腔结构。另有新创的汉调二黄“我魏絳”、徽调“亲儿的脸”等。
海派戏《扫松下书》中还有一种仅此一见的唱腔结构——“清江引”。极少运用,一般都是以反西皮收尾。
另外说明一点,样板戏新创了很多全新板式,如“吟板”、“滚板”等。最经典的当属《奇袭白虎团》中王团长的“二黄流水”,也就是脍炙人口的“趁夜晚出奇兵”。
传统戏原本没有二黄流水板的。
挂一漏万,抛砖引玉。
其他网友观点
京剧在徽班进京后吸收荟集了多种地方戏和精华,结合京韵而形成其唱腔丰富的特点。
京剧的二黄、反二黄(反弦二黄)、西皮、反西皮(反弦西皮)类似现代乐理中的调式,它们各自的曲式风格和伴奏弦法不同。二黄定弦5-2,反二黄定弦1-5,西皮定弦6-3,反西皮的曲式极不稳定,很难独立存在,往往一出现就返归西皮,所以没有反西皮的定弦。
一般的说,二黄显稳,反二黄显悲,西皮显得明快,反西皮的唱腔最熟悉的是《沙家浜》智斗中刁德一唱的"这个女人"开头的那一点,随后转入西皮。
京剧的板式,也就是基本节奏型,分为:有板有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三类。板指强拍,眼是弱拍,节奏平稳了曲调自然流畅,平时说某人做事有板有眼或是不上板,就是说这个人办事的节奏和能力。
所有板式中原板一个"原"字就说明了它是所有板式的基础,他是一板一眼,也就是我们唱歌时说的二拍子。一板一眼的还有二六。
有板有眼的还有三眼和慢板。三眼顾名思义他是一板三眼,与慢板相同。
一板两眼在中国汉族的旋律中不多见,京剧《春香传》移植于朝鲜,出现了一板两眼,算是和特例。
有板有眼的板式都有快慢之分,所以有时看曲谱会见到"快二六"、"慢三眼"等不同的标注,区别在于速度和曲式的结构,有的过门长,有的过门短。
有板无眼的有流水、快板等,只有强拍没有弱拍。无板无眼的有导板、摇板、散板等,属于没有节奏标注的自由节奏。但是,京剧的有板无眼讲究快而不紧,无板无眼虽是自由节奏却要求散而不乱,章法还是很严的。
导板关键在"导",一个唱段的开头由导板起,继而把旋律引导向主体。摇板与其它无板无眼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紧拉慢唱(紧打慢唱),唱的慢而伴奏快。
在一个完整的大唱段中又有回龙、垛板等板式,起到一个板式间的转换衔接。在传统京剧里,二黄没有二六,西皮没有回龙,或者说很少见,在现代京剧里有所突破。
另外,京剧里会见到四平调、南梆子、娃娃调等,它们分属二黄和西皮,都有比较规整的板式节奏和曲式风格。
我也是业余,所知寥寥,和大家一起切磋参详吧。
其他网友观点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国戏曲的声腔体系。我国当代有三百个左右剧种,大部分剧种以四大声腔为基准,分别是皮黄腔、昆腔、梆子腔、高腔。
其中京剧最主要的声腔就是皮黄腔,京剧中共有39种板式,而题中提问的二黄慢板、反二黄、西皮流水、摇板(西皮)就是这些板式中的四种。二黄慢板是一板三眼四分之四的形式,是原板扩展放慢1倍的板式。二黄慢板唱腔的结构和原板大致相同,是板上开口,最后一字落在板上,即板起板落。二黄慢板也称三眼或正板,长于表现比较复杂的感情,抒情性比较强。
反二黄基本上是把正二黄的曲调,降低4度来唱的腔调。反二黄擅长表现慷慨悲壮、苍凉凄楚的情绪。由于反二黄的调门比正二黄低,故其上下句常有提高5度来唱的时候。西皮流水的板式是四分之一拍,是由二六板进一步紧缩而成。其结构是第一句从板上开口,最后一处亦落板上,随后的句子无论上下句均从板后开始,最后一字落板上。
西皮流水的唱句节奏比较紧,故在每个分句之间的停顿不太明显,各分句的落音变化亦较多。西皮流水是叙述性较强的一种板式,适合表现轻快的或是慷慨激昂的情绪。西皮摇板的节奏比较自由,可以根据唱词的情绪自由发挥的板式。摇板唱腔是散板的节拍形式,但胡琴过门很紧,比唱腔紧一倍,故摇板也称为紧拉慢唱(或紧打慢唱)。
摇板歌唱起来,演员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和自己的理解,自由处理各个分句和某字腔的长短高下。摇板适合表达的感情很广泛,可以用在一般的叙述对话,也可以用在感情异常激动的时候。
其他网友观点
京剧是板腔体戏剧。一段长唱腔是由不同的板式连掇而成的。
首先,京剧依据京胡定弦分为二黄、西皮、反二黄、和反西皮。除了皮黄以后还有四平调、南梆子、高拔子等等从其它戏剧移植过来的调式。
不管西皮、二黄还是反二黄、反西皮,由慢到快有慢板(慢三眼。红云岗中创造了二黄慢二眼)、原板、二六板(原二黄无二六板,现代戏里加了二黄二六板)、流水板、摇板(有板无眼)、散板(无板无眼)、导板等。
一齣京剧剧目中有很多段唱。根据剧情和唱词多少安排是用二黄还是西皮调式。句数多的唱段要用多种板式起承转和收。达到表现剧人物思想感情的目的。
其他网友观点
外行回答问话: “二黄慢板”又称慢三眼,一板三眼拍节,开唱后板起板落,也就是在板上开唱并在板上落唱句的最后一字,(而西皮则多为眼起眼落),多用于大段叙事与回忆的唱段,“反二黄”是相对于二黄的旋律,其主旋律与二黄相反并降低一调,多用于悲伤叙事与回忆的唱段,如“碰碑”中扬继叶的唱段; 叹扬家大宋扶保……,“西皮流水”有板无眼,只用板量,多用于轻快表述的唱段,“摇板”似乎应为“遥板”,大多用于剧中人在上场前于幕后的唱句,如楊子荣打虎上山,先在幕后唱完穿林海跨雪原……之后再挑帘上场,另外,还有“导板”与“摇板”,功能各不同,导板的功能,大致意思可理解为; 嘿!我要开唱了,而”散板”的板式,虽称“板”却无拍节,实为自由体,多为三言两句,大多表述剧中人的心情或对话或是给观众的一个情节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