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沃野处处展新姿 村美民富绘新图——2024年铜川乡村振兴

沃野处处展新姿 村美民富绘新图——2024年铜川乡村振兴新闻热点回眸本报记者 张红编者…

沃野处处展新姿 村美民富绘新图——2024年铜川乡村振兴新闻热点回眸本报记者 张红编者按:2024年,我市以进修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总抓手,紧扣“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重点任务,开展“四讲四比”,抓乡村产业提级、乡村建设提档、乡村风貌提质、农民收入提升、乡村治理提效,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进步取得显著成效: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提供了重要支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三农”职业,对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重大意义。我市将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奏响农业现代化进步最强音。人勤春光好 春耕春管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农事忙。春分节气过后,气温逐渐回升,我市春耕、春种、春管职业正陆续展开。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民抢抓农时翻地、播种、施肥、灌溉、剪枝、管护的忙碌身影,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春耕图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在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寺沟村良田上,菜农紧紧抓住蔬菜种植的黄金期,正在田间播撒辣椒种子,同时也种下了增收新希望。印台区广阳镇四兴村的田间地头里,村民驾驶农机进行翻地松土,为接下来的玉米播种做好准备职业。宜君县彭镇白家塬村村民利用早春果树休眠的有利时机,纷纷走进果园,抓紧进行果树修剪和春季管护,今年实现苹果稳产增收。放眼春耕生产一线,各区县各部门早部署、出实招,助推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不断夯实粮食增产和果业高质量进步基础。秀丽乡村增“颜值” 提“气质”最美人间四月天,花红柳绿焕新颜。走进印台区广阳镇任家塬村,处处皆景,步步入画,只见房屋错落有致,水泥路宽阔平坦,在道路两旁盛开的樱花的点缀下,处处彰显着秀丽乡村的“颜值”与“气质”。“环境变美了,住着更舒心。”说起人居环境整治给村子带来的变化,村民路丽红露出满意的笑容。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近年来,我市深入进修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聚焦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重点职业,在治污添绿上久久为功,在经济进步上转换绿色动能,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实现“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设施农业“种”出好“钱”景5月,铜川大地既有耕种的繁忙,也有收获的喜悦。走进位于耀州区石柱镇韩古庄村的陕西华原果业有限公司,在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鲜嫩的豆角等有机蔬菜挂满枝头,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工大众忙着采摘、装筐、搬运,送往各大市场销售。凭借良好的气候、生态等资源禀赋,宜君县彭镇西洼村引进宜君县天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食用菌产业为重要突破口,破解高原山区产业进步瓶颈,积极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除了设施蔬菜水果种植,设施养殖也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从靠天吃饭到四季常鲜,如今,一个个现代设施农业项目的高效运转,不仅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更“种”出了乡村振兴好“钱”景。瓜果飘香,铜川的夏天有点“甜”时值仲夏,我市各类时令瓜果相继上市,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及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迎来了瓜果丰收季。果农们忙着采摘、装车,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游客们拎着果篮,穿梭于果园,循着清香的果味,摘下香甜饱满的果实,品尝夏日的美味。多年来,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两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进步鲜桃产业,目前,鲜桃种植面积达4500亩,盛果面积达3500亩,年总产值350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5400余元。鲜桃已成为该村的重要支柱产业。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耀州区小丘镇朱村因地制宜进步特色产业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技术培训等途径,让西瓜种植成为充实村民“钱袋子”的新产业,让村民日子更有奔头。近年来,我市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进步模式,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打造一批批农业产业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秋收时节粮满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9月,我市部分地区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收割,确保成熟的玉米颗粒归仓。一根根玉米棒子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在粮食生产中,农事服务中心实行订单作业和一条龙服务,有效进步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让农民安心当“甩手掌柜”,享受“保姆式”服务。同时,在良种、良技、良机的示范推广中起到了重要影响,有效促进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进步。粮稳天下安。2024年,我市把稳定进步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职业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指导,狠抓田管措施落实。积极应对强降雨、冰雹等极端天气,及时制定并宣传粮食灾后补救措施,有效指导群众开展自救,最大限度降低农业损失,奋力夺取粮食丰收。奋战秋播 绘就来年好“丰”景又是一年秋播时。全市上下抢抓农时,积极开展秋播秋种,铜川大地处处可见秋播生产的繁忙景象。2024年,全市规划秋播小麦面积32.5万亩、油菜播种面积2.7万亩,推广种植“铜麦6号”15万亩,配套推广小麦宽幅沟播“3335”集成技术15万亩,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万亩。为确保秋播职业顺利开展,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影响,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吹响秋播生产“冲锋号”。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秋播职业方案,积极成立4个技术服务队和5个包抓职业组,夯实各项重点职业任务,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各区县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秋播职业,将任务分解到镇办、到村。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密切配合,及早动手,做好农资储备调运,确保重要农资货源充足、质量可靠、价格稳定。冬管冬收产业兴深冬时节,行走在铜川大地,放眼望去,麦田里绿波荡漾,草莓大棚内暖意融融,田间地头到处是果农冬管的身影……一幅产业兴旺、乡村和美的新画卷徐徐展开。藏粮于技进步粮食产能。我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扩大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面积,扎实开展“万亩片、千亩方、百亩田”示范创建,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果业增效促进群众增收。我市不断加快“三新”“三改”模式推广应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全市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产量约72万吨。其中苹果种植面积56.13万亩,产量约70万吨,超额完成68万吨的目标任务。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目标,稳粮食,抓果业,加快进步设施农业,努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三农”进步新图景。来源:铜川日报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