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的翻译
公众号平台又吞了我一篇文章,我忽而想起来,上次打算不用公众号了,就是因为他妈的什么都发不了。
中文互联网的这些平台,坦白来讲,都很不错,微博虽然是山寨的推特,脸书,但其交流机制已经做的比推特这些平台好,像中文互联网的这些平台,本有机会做到世界级的平台,但是很可惜,因为所有平台中都存在一个难以言表的审查机制,这是和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
审查机制任何平台都会有,但中文平台的审查规则,是令人琢磨不透的。这是这些社交平台走出去的最大障碍,不要以为Tik Tok就是真的冤,原因就在这里。
准确的来说,无论是用户还是平台,都不容易。所以,作为个人来讲,看开些。
我常用《论语 阳货》里的那个故事提醒自己,没法发表看法就不发表了,孔圣人都免不了的事,你就能免吗?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我觉得孔子应当活的挺孤独,老头一辈子谁都不待见他,他也谁都不待见,自己还一堆吃喝住行的破习惯,谁能容忍他?所以有一天气得他讲:老子再也不说话了!
孔子是个很狂的人,孔子有一天跟弟子装逼说:“没有人了解我啊!”
子贡接他话茬,这话怎么讲?
孔子说:”不埋怨上天,也不怨恨别人。但像我这么牛逼的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高深的哲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了。”
老头嘴上喊着不怨天尤人,心里却觉得自己天降英才,没人理解我,这哪里是不怨天尤人的态度,这是最大的怨天尤人啊。
老头自己觉得自己贼牛逼,还对交朋友设置了一个很苛刻的条件,毋友不如己者。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孔子这么狂的人,他眼里能有几个人人是比得上自己的。
所以论语里,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远方的朋友来了,孔子这么高兴?是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朋友,自己身边没有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才这么高兴地欢迎远方来的朋友。
像孔圣人都尚且如此,咱们应该想开点。
谈到《论语》,就多谈些。像论语这种语录体的儒家经典,严重缺乏语境,本就不该有一种解释。我此前尝试翻译过论语里的一些内容,并不是为了准确,而是为了和此前所有的解释不同,我可能翻译的不对,但是不能排除有那么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就是孔子当时就是那么想的。放上我翻译的学而篇前十则,水一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知识时常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没有智慧,不聪明,(无法与之交流),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谦谦君子的表现吗?
此处大部分译文将“知”翻译为了解,但是这样翻译缺少宾语,大多数版本将其翻译为人家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但这只是一种合理的推理,所以还有说法认为“人不知”是“孔子教授弟子,但弟子却不能立刻理解。”此处,我将其翻译为通假字“智”,智慧,别人没有智慧,可以将其理解为因为知识上的差距,使得两人无法交流。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对方讲话胡搅蛮缠,没有智慧,我却不生气,这也是君子的表现吧。
将其翻译成智慧,好处在于其可以囊括一般译文中“别人不了解我”的含义,可以阐释的意思更为丰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有子说,一个人做人啊,(根本原则)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做到这一点),却喜欢冒犯长辈的的人,很少,不会冒犯长辈,却喜欢反叛造反的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注于根本的工作,(做人的)根本建立(做人的)道理自然就衍生出来了,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吧?
此处“其为人也孝弟”一句,我将其断句为“其为人也,孝弟”,翻译为“做人啊,孝弟是原则。”一般译文将此翻译为“一个人的为人是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此处的翻译,是参照《论语 述而》篇中““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句,将“孝弟”作为有子开头便提出的一个观点,最后有子证明所谓“孝弟”也是仁的根本。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讲好听的话,做出让别人喜欢的样子,(这种人)很少能达到“仁”的标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为别人出谋划策有没有自己的私心呢?很朋友交往有没有对朋友不诚实呢?(给别人)传授学业有没有(事前)自己反复温习呢?
此处多用意译,“传不习乎”多数版本将此翻译为“老师传授我的知识,有没有温习。”此处我将此理解为给别人传授学业,有没有反复温习,换句话讲,有没有事前备课。这种翻译,和宫崎市定的译法相似,其翻译为“有没有(向弟子们)传授不成熟的知识。”他在解释中提及,若要解释为“受教于老师却不复习”,《论语》中常用“传而不习”这种方式表述。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孔子说,治理大国,要尊重事务运行的法规制度来取信于民,节俭开支来爱护百姓民力,征发劳役要选择恰当时机(避开农忙)。
此处的“而”,一般的说法将其理解为表并列,此处将此理解为表顺承关系,敬事的目的是为了“信”,节用的目的是为了“爱人”,这也是符合儒家学说的要求,此处的“事”,我将其意译为国家事务运作的制度。现代人可以将此理解为尊重法律,才能在社会上形成对政府的信用,否则朝令夕改,则会丧失公信力。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孔子讲,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行事要听从兄长,谨慎的处事收获信用,(接着)去广泛博爱众人,(这样就)自然地靠近了仁的标准,做到这些还有余力的话,就来学习文化知识。
此处“亲仁”,我并不认为是亲近有仁德的人,而是做到这些以后,就自然靠近了仁的标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尊重贤者,(是因为)他们能改变自己的脸色(态度),在侍奉父母时,(他们)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他们能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他们言而有信,这种人,虽然说他们没有学习,我一定说他们已经学习了。
此处“易色”,不应当是“轻视女色”的意思,否则上下文之间无逻辑关系。可意译为改变态度,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君子啊,如果不慎重就不会畏惧,(但如果这样)学习到的知识也不会扎实。所以做人处事,还得以忠信为原则,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一旦因为(不慎重,轻浮)犯了错,不要害怕改正。
此处“重”,将其翻译成谨慎,慎重,而不是庄重,我认为此处强调的是一种做人的态度,而不是人的外在形象,基于这种理解,“威”我将其翻译成“畏惧”,而不是“威严”,这样符合逻辑,如果一个人做事轻浮,自然也就无知者无畏。但是如果这样,学习的知识也不会稳固。如按通常的翻译方法,君子不庄重就不威严,学习也不会牢固。则前后两句的关联性不强。此外,宫崎市定此处将“学则不固”,翻译为学习不要固执己见,也是一种新说。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谨慎地对待丧事,在长时间里,追忆怀念(父母)的恩情,人民的德行就会趋向忠厚了。
此处“追远”,翻译为长时间地缅怀父母的恩情,而没有翻译为追思远古祖先,” 邢昺 疏:“追远者,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孝子感时念亲,追而祭之,尽其敬也。《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昭路太后》 此处追远,应当是追忆父母,而非追忆祖先。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要询问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主动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要跟他说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虽然)老师是主动请求询问打听,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孔子弟子的拍马屁的功夫可谓一绝,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因为夫子这么多优良的品质,所以他求的方法就和别人不一样了?夫子的品质再好,结果还是“去求”,国君没有主动给他,说明还是不认你这一套嘛。所以,孔子不太被人待见,老头有点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