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钓而不纲
论语《述而》篇
第二十七章
【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而成的一本书。整本书共分20篇,492章,约15000余字。该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著作。同时,该书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述而》是《论语》第七篇的篇名。《述而》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今天读《论语》(述而)篇第二十七章【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 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不用网捕鱼)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意指孔子只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因为用网容易一网打尽;孔子射飞鸟,而不射已经宿巢的鸟,因为它们需要栖息繁殖。这既是中国人博爱精神的体现,也对当下生态建设有重要的警醒意义。)
【延伸感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圣人这句话,使我想起了古圣先贤有不少不乏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资源。如老子强调“天之道,利而不害”;庄子关心鱼的欢乐与痛苦;孟子面对动物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诸如此类的言行均表达了敬畏生命的理念。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其实只表达了孔子动物观的冰山一角。孔子的动物观是丰富的,其基调是把道德共同体的范围扩展到动物,要求道德地对待动物,确立人对于自然的伦理关系。仁、恕、孝、义等德目都包括对动植物的关怀。孔子提到黄帝“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商汤有“网开三面”,给动物逃生机会的事迹。孔子评价说“成汤恭而以恕,是以日隋”。孔子还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强调按照时节规定伐木狩猎,把尊重动物的生命和价值、保护动物提高到对于天地之孝的高度。孔子的动物观是他的自然观的一部分。他的自然观是“则天”,即效法天地。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谈的便是自然之天。《论语·泰伯》记载:“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中庸》称赞孔子“上律天时,下袭水土”。朱熹解释说:“律天时者,法其自然之运。袭水土者,因其一定之理。”则天是农业时代必须顺应天时、善待土地才能有所收获的生产方式在思维中的反映,其极致是与自然审美的和谐相处,成为一种人生的精神境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吾与点也”“孔颜乐处”都是这种境界的表现。
“巢覆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凅渔,则龟龙不往。”(《吕氏春秋·应同》)渔猎之时,不覆巢,不取卵,不杀幼小。任何情况下,必须对幼小鸟兽鱼鳖网开一面,鸟兽遁回林薮,鱼鳖潜藏渊泽,为大自然留下更多生机。骏马能历险,大牛能耕田。对牲畜动物的利用不可恣意妄为。不驰小马,不役童牛,不驾幼驹,给予它们充足的养成时间。以上所举,在于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大自然保有勃勃生机,民众生活才有充足富源可恃,“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荀子·王制》),“圣王之制”才有坚实支撑。唐代魏征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一如缘木求鱼。生命的孕育成长,一步一个台阶,不可逆。深切注意植物动物生长发育之天时,无失其时、无夺其时便成为“圣王之制”中生态保育思想的重心。“天不失其时,以成万财”,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久而久之,中华民族形成一系列不成文法——“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逸周书》),草木零落,才能进山砍伐成林。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切实做到取之以时、取之有度,营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
论语《述而》篇第二十六章【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