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的利弊
核能大揭秘
从核而来,核德核能
仲夏未至,温暖和熙的阳光洒向大地,暖洋洋的。太阳是地球万物的生命能源,人类能否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造太阳呢?近日,中科院“人造太阳”人工核聚变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高二年级物理组也有幸请到来自国家核安全局的王昆鹏博士为高二年级师生带来有关核能的精彩讲座。
关于讲师
1
王昆鹏博士是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安全试验验证室负责人,先后参与多项核能项目的安全审评工作,参加多个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在核安全校核计算和验证评价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王昆鹏博士在环境保护和核能科普方面也有所成就,先后获得“生态环境部演讲比赛二等奖”,中国核学会科普教材一等奖,中国核学会英文演讲比赛优秀奖,编制的《核能》科普书目被教育部推荐进入中小学生推荐科普书目,可谓是真正的文体两开花。
关于讲座
1
王昆鹏博士的讲座甫一开始,就一连串妙语连珠,同学们纷纷拍案叫绝。王昆鹏博士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核能的基本原理、核能的本领、核能的特点、核能的安全性等知识,既涉及核裂变和核聚变等物理课内讲解的内容,又涉及核能及核技术等利用,展示的核动力航母、核潜艇等照片令同学们大开眼界。
王昆鹏博士的讲座内容详实,引例丰富,既幽默风趣,又语重心长。讲座的最后,王昆鹏博士赋词一首,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核科学与核工业中来。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和王昆鹏博士交流,热情久久不散。
各倾陆海
1
讲座结束后,各班同学都颇有感触,纷纷感言。
2班
感谢王昆鹏教授给我们做的精彩讲座!王教授将高深的物理知识和我们中学学习的内容相结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核反应的基本原理。很多人谈核色变,是因为对核能的认识不全面。王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更加正确、科学的了解了核能在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作用,在造福人类方面的贡献。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我们中学生要打牢基础理论的根基,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祖国和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3班
讲座上,王昆鹏博士以课内物理知识为基础,向我们更深入地介绍了核能的原理与现实的应用情况。以点概面的讲解方法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核能的威力与应用不当的危害。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如何安全高效地应用核能,乃至其他的能源与工具,是重中之重。对于我们而言,脚踏实地学习,才有可能接触到与之相关的工作。
4班
王昆鹏教授以物理课本为出发点,不仅深入地阐释了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原子核衰变、裂变、聚变、人工转变的具体原理,更进一步为我们讲解了核电厂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也通过视频的形式实录核电站的别样风光。核,是大规模杀伤武器,亦是维系和平的白鸽。“核”以解忧,唯有全面认识、正确应用。
5班
王昆鹏博士的演讲发言,让我们对核能了解更为全面,当代的我们无需谈核色变,祖国的未来要利用好这柄双刃剑。从核能的产生溯本追源,到它的应用覆地翻天,从大亚湾的百万核电,到上方晴空万里的白云蓝天。祖国的繁荣昌盛可见,未来的展望负在我们双肩,是幸福还是灾难,一切掌握在人类的手间。充分利用新的能源,愿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6班
通过王昆鹏博士的讲座,让我们对核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课本出发,延伸到生活。核能,现已将全世界联系起来。“科技是把双刃剑”,利用核能制造的武器可以带走无数人的生命,亦可以守护世界的和平。不必谈核色变,但也当小心翼翼。使用核能看来无可避免,我们便应当明了,如何安全地使用它,为世界的和平和全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
7班
王坤鹏博士有关“核能”的讲座始于课本,而不止于课本。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核能成为新能源家族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一员,其利用造福了全人类。但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如何利用。几十年前,当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它被称作“耶稣的盛怒”。核能究竟是圣人还是魔鬼,终究取决于我们人类。我们新时代青年作为接力核能发展的下一代,更应当充分了解这种新能源,将来为社会、为祖国、为世界作出贡献。
8班
在本次讲座当中,王昆鹏博士从课本出发,结合课内所学物理知识,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核能的基本原理和众多应用。我们不仅仅了解到更多的核知识,也更加全面立体地感受核能。核,不仅仅是动辄伤害几十万性命,危害几代人的超级武器,也是避免战争守护和平的最佳法宝,更是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金钥匙。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学习,承担起附中学子的责任,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9班
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对核能有了一个更全面的理解。从原来的谈“核”色变,到现在的清楚利弊,我明白了原来“核”并不只是可以收割无数生命的无情武器,它还是可以联系世界上所有人的、维系和平的纽带。爱因斯坦说:“科学是把双刃剑”,核能便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也是对人类最大的考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的使命与任务便是为了人类的腾飞而奋斗,在中国面临诸多核安全方面的挑战的目前,我们应当好好学习,为将来建设更美好的有核能的世界奋斗!
10班
原子弹问世以来,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总是灰蒙蒙的。二战在日本扔下的两颗原子弹,使无数生命,瞬间灰飞烟灭。核能,这一概念便这样被加上了极不人道的标签。而上世纪,在核威慑的阴霾下,很多国家都因没有核武器而被恐惧笼罩。核能又成了恐惧与实力的代言人。而本次讲座,令我眼前一亮的,则是核能虽然不乏缺点,但也有着造福人民的一面。人们利用核能发电,带来了无限能源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核武器虽然有着巨大威力,但也一定程度保证了世界的和平,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爱因斯坦曾因为间接指导了核武器的发明而痛恨自己,但其实想来,这并不是他的问题,一方面核能的良好利用可以造福人类,另一方面提醒我们,科学的进步也需要配套道德标准的进步,否则科学终会被世界的黑暗所利用,而终究自食其果。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我们应当了解核能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核能相应价值观。同时,有力者可投身核能领域研究,有情者则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对“核”态度,共同助力国家核能技术发展与核能安全的普及。
11班
本次讲座中,我们首先了解了核物理的基本原理,从微观粒子和能量等角度明确了核反应的理论基础,从而认识到核安全不容小觑。之后,在专家的细致讲解下,我们看到了核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最后,我们又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层面体会到核安全的重要性。从民生到军工;从安全利用核能到拥有核武器,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保证了我们的安全。作为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践行并发展核安全。
12班
本次讲座中,我们对核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并且让我们认识到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核”问题。核泄漏对周围甚至整个地区都有极大危害;但核能也同样是极为高效的能源,若利用好将对国家发展有很大帮助。原子弹等核武器爆炸力惊人;但正因为两颗原子弹二战正式结束,如今各国也因为核武器的震慑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所以我们应全面认识并利用好核能,在保证核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核能研究发展。
13班
作为能源领域重要的安全话题,核能安全备受公众关注。核能在带给人们强大能源的同时,也隐含着潜在的安全风险,如果处理不当,这个风险还有可能成为巨大的灾难。核能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科学工程,是高科技的系统集成与创新,科学理性是我们对待核能开发利用应有的基本态度,更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核能。
14班
国家核安全局王昆鹏博士关于核安全的讲座,立足于课内所学原子核与核反应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加以展开,让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核能的广泛应用及其未来广泛的发展空间与潜力。不仅如此,讲座中还充分论证了核能的安全性,转变了我们对于核能的误解与错误印象,让我感受到了发展核能的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作为新时代的优秀中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核物理的发展和研究做出贡献。让核能更充分的得到利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15班
本次物理讲座上,王昆鹏博士介绍了核反应的原理与应用。我们对核反应形成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初步了解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以及人类利用核能的历史,特别是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此次讲座通过深入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核能的高效性与安全性。王昆鹏博士指出,我国利用核能的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需要核能助力。今天,学习研究核的种子已在我们心中萌芽,安全和平地利用核的使命也将由我们肩负。
16班
本次讲座中,王昆鹏博士结合课内所学物理原子核相关知识,为我们讲解了核能的原理和应用。让我们对核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核能,不仅仅是令人忌惮的武器,也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法宝,更是人类未来可能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方式。我们应当了解核能知识,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
17班
本次讲座中,对我启发最大的一点是人类与技术的关系。核能可以为我们提供方便清洁的能源,可一旦发生事故,就像飞机失事,概率虽小,结果却是灾难性的:原子弹虽然是带走了无数生命的恶魔,却也作为国家手中的威慑,约束着世界的和平。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核技术,全面地认识、正确地应用,让科技推动人类的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8班
本次讲座中,我们了解了核能造福人类的一面:核能源提供无尽动力,核平衡维系世界和平……这无疑刷新了我们谈核色变的认知。原来,核,是死神的镰刀,更是和平鸽的羽翼,它以何种面貌出现,取决于人类是否能够安全合理地对其加以利用。中国在核安全方面正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但也面临着重重挑战,等待着科学探索者披荆斩棘。让我们认真学习,对核多一份了解和敬畏,也许有一天,肩负起大国重器之任,将热血与智慧倾注到祖国的核事业中!
19班
在本次关于核能的讲座中,我们了解到了“核”的本质及核能巨大的威力。而我们对于核能也要保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它既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因此充分学习核知识,对核安全有更多面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讲座中我们更深入的吸收了这方面的内容,深切体会到“核” 的正反面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研究方式,让它更成功有效地造福社会,是我们未来奋斗的目标,更是努力的方向。
文案
策划
排版
张新义老师
高二物理组
孔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