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恩格尔定律(陈争平:《十不足》、恩格尔定律拓展与需求层次论)

恩格尔定律 作者简介:陈争平,清华大学教授。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2年第3期(总第57辑)。一、应当…

恩格尔定律

作者简介:陈争平,清华大学教授。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2年第3期(总第57辑)。
一、应当重新认识散曲《十不足》 
 朱载堉(1536-1611)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是和徐霞客、李时珍齐名的一代科学和文化巨匠。他在世界上第一个创立了“十二平均律”,第一个精确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被西方学者赞誉为“东方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创作的散曲《山坡羊·十不足》是一篇用轻松笔调来写大主题的佳作。其内容如下: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门前无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
以往士人认为《十不足》采用步步递进、环环相扣的手法,把世人无止境追求富贵功名的心理如拨蚕抽丝般层层剥开,唱出了人性的贪婪;因此把《十不足》与《红楼梦》开卷《好了歌》、《好了歌解注》并列为通俗而诙谐,又讽刺深刻的优秀醒世词,认为该曲旨在劝告人们不要贪心,应当知足常乐。
但是正如人们评价《红楼梦》有“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语,对于《十不足》我们仅认为其劝人不要贪心,是否已解“其中味”了?未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认为,以往关于朱载堉所作散曲《十不足》的认识是不够的!应当从多角度重新认识《十不足》这一明代佳作。吴承明先生曾经指出,明中叶以来中国市场经济开始萌芽,或者也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萌芽;在这一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兴起,“有提高人的思维、破除陈规的作用”;其后又有泰州学派与东林党人的反传统思潮,及“以经世致用为号召的启蒙思潮”。朱载堉这一“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思想活跃的时代。在这里,我们尝试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朱载堉的《十不足》是近古中国人的需求层次论,它对于我们拓展恩格尔定律亦有重要启迪。
 二、关于恩格尔定律拓展的思考 
我们先谈《十不足》前两句对我们拓展恩格尔定律的启迪。
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特别是广大贫民可谓“逐日奔忙只为饥”。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亦有“世界上最好的调味汁就是饥饿,而穷人从来不缺饿,所以吃东西总是那么香”之名句。在广大贫民家庭消费支出中,食品必然占有最高地位。19世纪中叶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对当时比利时的三个阶层的消费结构作了统计调查,得出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贫困家庭食粮费支出的比率反而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粮费支出比率渐次减少,衣着费的支出比率先上升后持平,住宅费、燃料费的支出比率保持不变,文教卫生娱乐等杂项费用支出比率随家庭收入增加而明显增长。1868年,德国统计学家修瓦彭研究了柏林市民的所得额与住房支出的关系,推翻了恩格尔的关于住房支出比例相对不变的结论。但是恩格尔关于收入水平变化与食物支出比率变化函数关系的推定得到广泛的认同。人们据此得出一个消费结构变化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支出所占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在经济分析中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我们认为,恩格尔定律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可以推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中食物支出比例(恩格尔系数)下降时,其他方面的支出所占总支出比例会相应上升。我们进一步要问的是:消费结构其他方面的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十不足》讲:“才得有食又思衣”。贫民一旦填饱肚子,就要考虑穿衣问题。结合上述恩格尔关于比利时不同家庭消费结构的统计表第3列数据,可以假设:当恩格尔系数由59%移向50%时,人们由“糊口”走向“温饱”时,消费重心开始向“穿”的方向移动,衣着所占总支出比例会有较大幅度上升。《十不足》接着讲:“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据此可以假设:当恩格尔系数由50%移向40%,人们由“温饱”走向“小康”时,消费重心开始向“住”和“用”的方向移动,住房及日用必需品等支出所占总支出比例会有较大幅度上升。我们还可以继续推论:当恩格尔系数由40%移向30%,人们由“小康”奔向“富裕”时,消费重心开始向“文体娱乐”方向移动,文教卫生娱乐费(包括旅游交通费及雇佣仆人费用)等支出所占总支出比例会有较大幅度上升。当恩格尔系数由30%下移,人们由“富裕”迈向“最富裕”时,消费重心开始向“社会公益事业”方向移动,慈善活动费及社会公益费用等支出所占总支出比例会有较大幅度上升。
当然,上述关于恩格尔定律拓展的思考,只是受《十不足》前两句的启迪而作出的理论猜想,还有待统计调查的证明。如果能得到证明,可以将其命名为“扩展型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消费结构其他方面变化规律),以向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致敬。当然,亦可以命名为“恩格尔-陈定律”
不过,正如恩格尔定律反映的是一种在熨平短期波动中求得的长期趋势那样,我们关于扩展型恩格尔定律的猜想也是在研究一种需要熨平短期波动的长期趋势,并且进行比较时还要考虑到剔除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等。 
三、关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比较 
人的基本需求是人为了维护和改变生存状态而产生的获取支配要求,而人们的消费是为了满足需求,是受需求制约的,消费结构变化理论与需求层次理论有着天然联系。扩展型恩格尔定律可以成为连接恩格尔定律与现有需求层次理论的纽带,由此形成新的与统计学更加契合的需求层次定律。这样的新需求层次定律应当会广泛地应用于市场分析与经济理论研究。
新需求层次定律的形成既有待于使扩展型恩格尔定律猜想得到证明,又需要对现有消费结构变化理论及需求层次理论作进一步比较与推敲。
现有的消费结构变化理论较有影响力的除恩格尔定律外,还有日本心理学教授宇野政雄的消费结构三阶段理论(分为以衣食为中心、以安全舒适为中心、以生存意义为中心)。需求层次理论中影响较大者,仍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
各民族社会生活都有流变性,各个时代人的价值观有着多样性,因而亿万人的需求也是广泛的、复杂多变的。于是就有国王羡慕躺在野地晒太阳的流浪汉,而流浪汉则羡慕国王有吃不完的大饼;于是中国春秋时期管仲有“衣食足则知荣辱”之言,后来又有孔圣人一面说“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一面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于是就有皇帝哭着喊着要出家当和尚,而又有和尚被士人讥笑为“色中饿鬼”;于是也有了温莎公爵为辛普森夫人宁愿舍弃王位,而被无数少女羡慕嫉妒的戴安娜王妃却产生宫外恋情。各类商品满足人们需求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以服装的功能来说,从人类最早的赖以御寒(生理的需求)到借以遮羞(以受人尊重)、再到满足审美、追逐时尚、吸引异性、彰显个性等。可以说人们的需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但是其中仍然有规律可寻。人们的需求,既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又受到各人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基本属性。正如恩格尔对众多家庭复杂的消费结构总结出恩格尔定律那样,马斯洛也认为从人们纷繁复杂的需求中仍然可以发现大致发展规律,因而提出了他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主张将人的基本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 其排序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成就的需求)。他认为,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人们在多种需求未获满足前,首先要满足迫切需求;该需求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马斯洛所揭示的五层次需求又可以大致归为两大类,前两层次可以归于人的本能需求,它们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反映出人的自然属性;后三层次可以归于人的精神需求,它们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关系。在特定时刻和特定环境中,一个人、一个群体对实现某一需求的迫切程度也会明显变化,并且还会在个别方面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时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抑制、缓和其它方面的需求;贫困人群专注于第一、二层的需求,而随着条件的改善,人们则会在第一、二层的需求基本满足基础上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第三、四、五层的需求。有人藉此认为,知识可以极大拓展人需求的视野,因而在知识阶层中,表现为五种需求都较为明显,其中对第四、五层的需求更为强烈。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中国历史上不乏读书人贪生当汉奸者,民间亦流传着“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等语句。
春秋时期管仲的“衣食足则知荣辱”之言,可谓上古中国人朴素的需求层次论。它浅显地阐述了生理需求是精神需求基础,生理需求满足后再追求精神层面道德升华的这一原理。但是它也有明显缺陷。后来太史公司马迁把管仲的“则”改成“而”,改为“衣食足而知荣辱”。一字之差,含义不同。用当代话语来说,就是管仲认为“衣食足”是“知荣辱”的充要条件,“衣食足”必然“知荣辱”;而司马迁认为“衣食足”是“知荣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知荣辱”必须“衣食足”,“衣食足”未必“知荣辱”。可以推论司马迁的观点:生理需求是精神需求基础,但生理需求满足后不一定必然导致道德升华,还须有精神文明建设。
司马迁之后,中国古代士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层次论。它与需求层次论接近,但不是一回事。
至明代,朱载堉的《十不足》可谓近古中国人的需求层次论。它依然坚持生理需求是精神需求基础,生理需求满足后再追求精神需求这一原理,并坚持确认各需求层次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关系。比起上古中国的需求层次论来说,它已有了较大的发展。首先,它已从“衣食”、“荣辱”两层次发展为食、衣、住、娶妻、出行、雇人、做官、当阁老、登基、仙友、上天等十一层次,前四层次可以归于人的本能需求,后七层次可以归于人的精神需求;其次,它把“食”放在“衣”前,更符合底层人群消费实际,也为后来的恩格尔定律证实。它的前五层次需求对扩展型恩格尔定律有启迪意义;再次,它的后七层次精神需求相比管仲的“荣辱”要具体的多,更加有可比性,但也“俗气”的多。这也反映了当时富贵人群的精神世界,所以朱载堉的用语越到后面讽刺意味越浓。与现代化已有较大发展时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相比,现代化萌芽时期中国人的需求层次论历史局限性较明显,特别是在精神需求方面。封建时代人们社会化程度远不如现代,可选择空间十分狭窄,又受传统“修齐治平”奋斗层次论影响,高层次人群如要继续进取,似乎只有做官—登基—成仙的“华山一条路”了。于是,读书就是为了通过科举做官,千军万马都必须过科举这个“独木桥”。于是,就有了《儒林外史》等所揭示的种种怪现象。当然,也有认为这条华山路太狭窄,且充满血腥味,不想掺和,去当隐士者。
有学者认为,需求本质的诠释乃是一道难解的千年课题。需求层次理论已经超越了心理学范畴,它给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开拓了更加宽阔的视野。我们认为,需求层次理论不会止步不前,还要继续发展。而这种发展有必要加强对人类历史上相关思想的研究,《十不足》的思想也应当包括在内。

陈心想:经济学的德性梁平汉:文艺创作与经济学建模
徐康宁:润笔与经济学家的酬劳
皮建才:经济学需要关注什么类型的现实?

恩格尔定律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