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成语
导读:从连续推出8季的《中华好诗词》,再到原本人马打造的姊妹篇《成语天下》,河北卫视在深耕文化原创节目的探索道路上,使得此类节目的创新逻辑线得到了有力的延续与支撑,同时开辟出了独具特色的方法论。来源:传媒内参-指尖综艺榜
文/林夕
对于创新主体而言,如何实现可持续创新,或许应该采取“量体裁衣”的方式,根据一定的实际情况、价值诉求和目标定位,尊重观众的审美偏好,选择最恰当的创新模式,所以说,最合适的,才是最佳的。从连续推出8季的《中华好诗词》,再到原本人马打造的姊妹篇《成语天下》,河北卫视在深耕文化原创节目的探索道路上,使得此类节目的创新逻辑线得到了有力的延续与支撑,同时开辟出了独具特色的方法论。 特别是新文化节目《成语天下》,本周将迎来收官之战。在此关键时间点,通过复盘河北卫视这档全新文化类节目,或许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深刻认知到文化类节目创新与守成的真正涵义。 播放28位选手收官之战,冠军花落谁家?
成长源于模式,创新创造价值 必须承认的是,成长源于创新,创新创造价值。而这句话用在河北卫视品牌文化节目身上,颇为贴合且自洽。特别是今年重点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成语天下》,更是将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呈现出炉火纯青般的成熟度,同时也从侧面彰显出创新节目而带来的多元价值。 特别是节目中的28位各具特色的素人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职业身份不同,但对成语文化都有着一颗赤诚且热爱之心,一季节目下来,不仅完成了他们的“毕业之旅”,同时也实现了传播成语文化的使命和责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 来自海内外的28位参赛选手
诸如,妙语连珠的清华学霸龚裕阳,博古通今;优雅知性的旅美画家周心怡,每次舞台表现,都颇为清雅淡定;而带有时空穿越感的“汉服控”女博士王蕊,颜值与才华兼具;孔子学院老师李海洋,淡定自若,成竹在胸,每次舞台表现都能够给观众带来意外惊喜,感叹其扎实的文化知识积淀;来自中国邮政的王元辉,让人感叹不会成语的邮政人才不是好员工,而他和在大学任教的爱人都喜欢阅读传统国学经典,家中书香氛围较为浓厚。
另外,网格警察王祥龙,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述一个个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沈阳故宫9岁讲解员、班级“副班主任”李美瑶,人小鬼大,给整季节目带来了太多欢乐和笑声;以及来自台湾的北大才女廖淑志,在两岸三地汲取国学营养的魏漪苇,幽默感随时上线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马旷龙,兵器科学博士后、海洋工程高级工程师张朴等。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节目创新而言,素人节目最难做,同时创新也更加难,这是行业共识或者说默认的难题。以《成语天下》实践为参考,该节目以素人“养成”的模式和积分赛制,相比于传统益智答题方式,这样的操作手法,增强了观众对于素人选手的记忆点和关联度,陪伴他们成长和变化,更易产生命运共同感。同时,也使得节目的层次感更为丰满,吸引着观众持续性收看。 以文会友,选手齐聚成语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导向是否正确、格调是否健康,品味是否不俗,都是评价主流电视媒体创新节目成功与否的多元维度,甚至说代表了主流风范、媒体品质、文化品格和审美水准。
所以说,节目承载的内心力量和人文理想,不仅仅是主流媒体的道德感,更是应该秉承的价值体系。特别是更具公信力的电视媒体,其节目创新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从《成语天下》来看,诚如首播节目主持人、“成语推广人”程成所言,“成语是浓缩的中华文化,精炼的词句,可以让我们现代人用最简练的方式去表达最深刻的情感;而成语背后穿越古今的故事,现在读起来依旧让我们感受到那份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事实上,节目从首播到即将的收官之作,都严格地遵循着传播优秀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让观众真正从中收获人文力量和文化魅力。 “零淘汰”赛制,创新“文化养成”模式 相较于近两年大热的文化类综艺,《成语天下》显得更特别且纯粹。该节目首开“文化养成模式”,打造“草根”文化明星,让来自国内外28位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同台竞技,赛程采取积分制,不淘汰任何一个人,每期节目设置了5道关卡,选手过一关积一分,晋一级台阶,整季节目结束,将依据总积分排名,决出冠亚季军,目前夺冠最大热门在王蕊、李海洋、王元辉三者之间产生。实际上,这档节目的顶层设计是,人人都是“成语推广人”,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成语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为了保证在成语文化传播上的严谨性和认真态度,节目邀请了三位知名文化学者,即著名历史学者纪连海老师,文化学者萨苏老师,以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沈鸣鸣老师为节目保驾护航,一季节目下来,他们亲身教导,亲自见证了选手们明显的成长与变化,堪称一次难得人生际遇与文化交流。 环节新创,原创环节另类演绎成语典故
在流程创新上,实现了文化类节目新景观呈现。“试说新语”、“挑三拣四”、“兵来将挡”、“明辨是非”、“各执一词”、“戏说成语”等近20种原创环节,让成语文化“鲜活”起来。诸如,“试说新语”环节,选手们化身“成语演说家”,言简意赅,逻辑清晰地讲述成语及其历史文化背景;“戏说成语”环节,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承载全新的成语故事和文化表达;而“各执一词”环节,四位历史人物共同讲述同一历史事件,则需要现场选手拨开云雾,去伪存真,着实考验他们的文化积淀和知识素养。
在原创题型打造上,彰显中国节目模式和经验。事实上,一季节目下来,节目组打造了近20种原创题型,他们从两万多条成语中,撷取生活场景中常用的一两千个,参照第二版《新华成语词典》出题。其中,“画里有话”,就是用动画描摹寓言类成语;“星罗棋布”通过填字联想,实现接龙小游戏的效果;“旗开得胜”借地图道具,解锁成语故事发生地;“各执一词”、“戏说成语”,则以小品表演的形式,请选手挑错或回答由成语故事短剧衍生出的连环答题;“完璧归赵”、“毛遂自荐”、“三顾茅庐”等成语,通过二度创作,使选手和观众们同时深入了解到成语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天圆地方,大气舞美
在舞美设置上,与成语主题相得益彰,美轮美奂。《成语天下》每期节目中有五道关卡,对应有五层逐步升高的阶梯式舞台。近300平米最先进、清晰度最好的高亮黑色镜面地屏,配合主屏幕和视效变化,展现出美轮美奂的整体效果。
除此之外,节目组还巧妙地嵌入了虚拟人物“成语君”,一位身穿古代服饰、头梳发髻的小书生,借助“语音AI”技术,实现了他为选手们现场共时空的出题环节,时尚且高科技元素的引入,无疑对年轻群体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另外,12期节目的表演环节均由专业喜剧团队完成,每一期节目,他们都认真且专业地为观众带来寓教于乐的成语故事新体验。 传承“成语”历史之美,彰显传统文化深层内涵 近几年,“国学热”普遍持续升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心理认知的积极变化。一方面,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大部分观众愈发认知了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和魅力,更加渴望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同时展现出了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成语天下》的节目定位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新颖的视角为观众解读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位文化嘉宾,现场指点迷津
众所周知,何谓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整个电视创新观念体系不可偏离的核心,先进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正如《成语天下》节目Slogan一般,“我有成语,天下无双”所传递出的精气状态,通过具象的节目载体,表达出更为宏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文化自信的底气。
主持人程成,助力成语文化推广
文化资源是文化创造的母体与源泉,同样也是电视节目创新的母体与源泉。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且富饶,如果向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寻求“灵感”,逐渐形成极具民族特色的电视文化主体,无疑是中国节目今后创新发展的重点轨迹之一。那么,作为一档文化创新类节目,《成语天下》则综合运用养成模式、益智答题、高科技等多种电视化包装手段,力求将“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互动性”四者相融,既保持了文化类节目不断创新尝试的使命感,同时也一直坚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一季节目下来,我们不但看到了尽情绽放的成语文化与青春记忆,同时也感受到了节目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的责任担当。 如何衡量一档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价值所在,可能大家的判定标准不一,对此也没有统一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对外,创新节目表达样态;在内,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要素,这或许就是《成语天下》可以获得大众普遍认可的关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