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处暑吃鸭子:畅享秋季滋补美味的传统习俗

处暑吃鸭子:畅享秋季滋补美味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八月下旬,我们迎来了2020年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处暑…

处暑吃鸭子:畅享秋季滋补美味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八月下旬,我们迎来了2020年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处暑”意为“出暑”,象征着炎热夏季的渐渐离去,暑气逐步消散。然而,由于我国的特殊地理位置,我们在处暑之后,常常会遭遇短暂的“秋老虎”,即气温突然回升的现象。因此,虽然夏天渐行渐远,我们依然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护好自身健壮。

处暑的到来,标志着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变化,昼夜温差加大,从而使得我们的饮食习性也需要逐渐转变。进入秋季,饮食应遵循润肺健脾的制度,选用一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品。而在北京,处暑这一节气,有一个传统美食习俗,那就是“处暑吃鸭子”。

北京的“处暑百合鸭”传统

在处暑这一天,北京人常常会选择去老字号如稻香村等地方,购得一份美味的“处暑百合鸭”,与家人一起分享。鸭肉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滋补佳品,其富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除了这些之后,鸭肉被认为能够滋润五脏、清热解毒,民间更是将其视为“补虚劳的圣药”。而百合则在传统中承载着安神和补益心肺的功效,因此,两者的结合让“百合鸭”成为了处暑期间的美味佳肴。

处暑饮食的其它选择

除了百合鸭,处暑前后也是新茶上市的时节。春天采摘的肥厚绿茶与夏季芳香的茉莉花相结合所制成的茉莉花茶,不仅是老北京人心中的一抹清新,也是秋季润燥的良品。在饮食方面,春夏之季的热饮逐渐被轻清的茶水代替,让身体更能适应秋季的干燥环境。

迎接秋季的活动

随着处暑的到来,秋意渐浓,正是大众外出郊游、欣赏天然美景的好时机。民间流传着“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正体现了这个时节“出游迎秋”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去山野漫步,还是在公园中赏景,趁着宜人的秋风,都是告别炎热,迎接凉爽的最佳时刻。

地方习俗的多样性

处暑在不同地区还有着各自的特别习俗。例如,浙江沿海地区每年的处暑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庆祝渔民的丰收;而在两广地区,煲药茶的习俗则透着浓浓的中医文化色彩;还有些地方则会进行祭祖、感谢土地公、迎接丰收的仪式。这些习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丰盛性。

结束语

2020年8月22日,我们将迎来处暑这一天,恰好是个周末,不妨与亲朋好友一起出游,赏秋之美。同时,别忘了带上那份美味的处暑百合鸭,一起享受传统习俗的高兴,共同告别夏天,迎接这个明媚的秋季。在这个逐渐变凉的季节中,健壮饮食和良好习性将伴随我们一起走过美妙的日子。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