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可为上一句: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使命与挑战
自2019年春季学期以来,中央党校(民族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开班第一课”一直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讲。今年秋季学期已是这一系列课程的第三讲。习近平总书记以其丰盛的学说与操作经验,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指明了路线。从学说素质到行动操作,从勇于斗争到锤炼本领,总书记的教诲全面涉及年轻干部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挑战。
总书记特别指出,年轻干部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难题的能力。这不仅是适应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年轻干部发挥影响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这意味着新时代需要新作为、需要新能力。
年轻干部面对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民族的提高与领导干部的能力息息相关。总书记在讲演中提到,“干部就是干”,“干”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不仅仅是机械地执行任务,而是要立足民族和民族的整体利益,胸怀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全球化与多极化深入提高的背景下,怎样在改革与操作中提升自身能力,是年轻干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总书记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难题能力的关键在于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群众职业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不仅是履行职业职责的基础,更是年轻干部在复杂环境中辨明路线、有效行动的力量源泉。
调研能力在年轻干部的技能升级中尤为重要。在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深入调查,是推动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总书记告诫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真诚情况,切实提升政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除了这些之后,面对国内外多重挑战,年轻干部需要具备应急处突的能力。如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风险与挑战日益增加,干部必须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敏锐性与能力,以确保民族的稳定与提高。在微信多样化的时代,关心群众的需求,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让群众的快乐感和获得感更为实在,是年轻干部不可或缺的职责与担当。
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在抓落实经过中,需要有“钉钉子”的灵魂,脚踏实地,稳扎稳打。落实职业的细节直接影响政策的有效性,干部应具备身先士卒的勇壮与能力,以实际行动创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修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干部提升自身能力的根本途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必须深化学说进修,注重学说与实际的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技巧融入到日常职业中,以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难题解决的切实路径。
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使命不容小觑。通过不断提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应急处突能力,才能在变革中抓住机遇,推动社会提高,真正做好人民的守护者,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