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家风?
曾国藩家训的内容很多,而尤其值得现代人注意、重视和借鉴的,是下面内容三大要点。
不睡懒觉,相当重要
对于入睡越来越晚的现代人来说,早起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务,但曾国藩家族家风的一大特色,便是规定必须高度重视早起。
说起早起,曾氏家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年轻时一个“浪子”,爱慕声色犬马,性情懒惰,“与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太阳晒屁股了,他还在呼呼大睡。
长辈们讥讽他是浮薄浪儿,将成为败家子。一语刺醒浪子心,曾星冈从此“立起自责”,悔过自新,“终身未明而起”,开山垦荒,凿石决壤,连通成片十数畛,成为立家基业。并且,他还拓展资料出“八字三不信”治家口诀,成为曾氏家族的传家宝。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曾星冈治家八诀
“书蔬鱼猪扫”就是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扫地,为居家之事;“早”是清早起床,“考”是重视祭祀祖先,“宝”是亲邻睦友。
到了曾国藩,他也把早起当成自己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的重要生活习性,终身躬身践行。
在祖父治家“八诀”的基础上,他扩充提出了八本家训: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
作诗文以声调为本,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二、曾国藩家风家训?
01、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
02、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03、专: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04、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05、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06、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07、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08、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09、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
10、明: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
三、曾国藩家风小故事?
曾国藩家风有一个小故事。由于曾国藩极为注重家风,有许多家规家训。其中有一条家规,是禁止家人在家里用总舵(总舵为曾国藩的官名)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如果违反这个规定,就必须立即自刎以示警戒。一次曾国藩的儿子在内宅中误称自己的名字,曾国藩便拿出刀向他走过去,儿子这才觉悟到自己犯了大错,赶快挟持住曾国藩的手臂,哭得特别凄厉。这段小故事说明了曾国藩注重家风、对规矩的严格遵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父爱。 这个小故事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家规,才能塑造良好的家风。
四、曾国藩家风家训故事?
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人物。
他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一代封疆大吏;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与李鸿章等人一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史学界和公众对他的评价是多样化的,有关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但他治家与教子的理念却一直被大家所赞赏和进修。
曾国藩曾经多次与其弟曾国潢提及“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安徽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信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礼让邻里,他的回信只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这个故事所讲的就是清朝父子双宰相的张英和张廷玉家。
曾家一个大家族,曾国潢没有做官,在家主持家务。曾国藩嘱咐这个弟弟,要好好读《父子宰相家训》,说,“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认为这是修身齐家的典范。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家风和家训的重视。
事实证明,曾国藩对于家族子弟的教导是正确的,后世子弟无一人是“逆子”,世代皆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证明。
晚清历史上唯一一次算得上胜利的外交活动就是曾国藩的二儿子完成的。他先后出任驻英、法大臣和驻俄大使,他从敌人手中成功收回伊犁地区,签订《中俄改定条约》,他就是曾纪泽。
曾国藩的三儿子曾纪鸿自幼喜爱天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他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数学家。后世子孙中,也有多人以数学为业。
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承父业,曾担任晚清政府驻韩和驻德大使,后来他还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也是著名的翻译家。除了曾广铨,曾氏家族中还出现了曾约农、曾宪森等翻译家。
曾国藩的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的篆刻书法家,曾孙女曾昭燏是著名的文博专家,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除此之外,曾家子孙在书法上都颇有造诣,如曾国荃、曾纪泽、曾纪鸿等人更被后世以书法家视之。
曾国葆后裔中有十余人进入军界,其中五人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曾广泰和曾广荣在国民党军中先后授予少将军衔。曾昭懿是曾国潢的曾孙女,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曾国荃的玄孙曾宪朴,曾任农业部经济作物总局副局长。
一个家族绵延兴盛两三代可以依靠祖父辈的积累荫护,可若想靠祖产兴旺数代则是不可能的,曾国藩清楚地觉悟到了这一事实,他曾经对家人说,“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因此,“绝不留银钱与后人”。
曾国藩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但他却给其后世子孙留下了能够世代不朽的真正财富,这就是以家书为体的曾氏家训。因此,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让曾家长盛不衰的家训到底藏着何密码。
五、曾国藩家风家规家训?
1·周公的《诫伯禽书》
2·司马谈的《命子迁》
3·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4·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5·唐太宗的《诫皇属》
6·包拯家训
7·欧阳修的《诲学说》
8·袁采的《袁氏世范》
9·朱柏庐的《朱子家训》
10·李毓秀的《弟子规》
六、曾国藩故居客家风格?
不是客家风格。是湘南风格。
深藏于湘南双峰荷叶镇,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得以较完整的躺在这里一百五十年。
富厚堂是曾国藩作为清朝重臣人生最得意时建的住宅,前有池后有山,非常值得一看。但故居里寻不到装饰华丽的物品,这似乎和曾国藩这个“一等毅勇侯”的身份不符。
七、曾国藩家风故事七则?
勤勉好学:曾国藩从小勤勉好学,博览群书,终成一代名臣。
忠君爱乡:曾国藩一生忠君爱乡,为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廉洁自律:曾国藩一生廉洁自律,不贪不占,深受百姓爱戴。
敬业奉公:曾国藩一生敬业奉公,事必躬亲,为官清廉。
孝顺父母:曾国藩一生孝顺父母,侍奉左右,尽心尽力。
严于律己:曾国藩一生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立志做圣人。
爱护子弟:曾国藩一生爱护子弟,谆谆教诲,望其成才。
八、曾国藩家风是广泛传播吗?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在,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虽然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智慧造诣和道德素质,从而赢得了&34;道德文章冠冕一代&34;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灵魂偶像。
九、曾国藩趣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而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曾国藩伟大的政治和军事事业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和趣闻。
曾国藩的幼年时期
曾国藩于1811年出生在中国江苏省扬州市。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却拥有一技之长,在乡间赚取了一些积蓄。曾国藩自小智慧好学,渴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他通过勤勉进修,获得了进入江苏省的进士资格。
曾国藩的政治事业
曾国藩在政治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被派往湖南担任官职,并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的军事才能和良好的组织能力使他成为清朝政府的重要人物。他通过改革和稳定局势,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曾国藩的趣闻
除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曾国藩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奇特的生活习性
据传,曾国藩每天早上都会用冷水洗脸,即使在寒冬中也不例外。他相信这样做可以增强身体的健壮和意志力。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奇特习性,就是每天晚上都要写日记。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以便回顾和拓展资料。
特殊的饮食喜好
曾国藩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喜好。他喜欢吃简单的家常菜,认为它们能够滋养身体并保持健壮。同时,他不饮酒,也不喝茶,而是每天坚持喝粥。他相信粥对身体有益,是一种健壮的饮品。
收集古董和字画
曾国藩对古董和字画情有独钟。他收集了大量的古董和字画,不仅欣赏它们的美,还从中进修到了许多文化和艺术的智慧。他经常将自己的收藏品展示给朋友和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兴趣。
曾国藩的影响
曾国藩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和军事事业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改革和理念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曾国藩的趣闻和他的特殊特点使他成为历史上非常被认可的人物其中一个。他的奇特生活习性和饮食喜好展示了他小编认为一个人的特质和无可挑剔的特点。
曾国藩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趣闻为大众提供了另一种了解这位伟人的方式。通过这些趣闻,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曾国藩的特点和他为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十、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的区别?
曾国藩日记与曾国藩家书是不一样的。
《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二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何饭,和谁说的何话,甚至晚上做了何梦,都一一记录下来,接着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自省。更关键的是,曾国藩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让别人看。曾国藩把日记抄录数份,接着在朋友里传阅,朋友们会在后边加批注,谈自己的感想,或批评,或鼓励。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在,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虽然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智慧造诣和道德素质。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