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想法意识启发了大人
?
?
?
?
昔日
梁启超有文曰,
少年人常思将来,故生希望心。惟希望也,故进取。
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谈起青年与
老年人的区别,
也许就会让人想到身体状况的天壤之别。
我却以为,
青年人的与
老年人的真正意义上的区别,
不仅仅在于身体状况上的差异,
更在于思索方式上
的差异。
?
人一进入成人,
就喜欢怀旧。
喜欢怀旧,
一个人老人化的开始。
针对未来
的岁月,
他们想到的往往是还要做些什么时候候。
青年人则不同,
面对未来,
想到
的是要做何。“还要做”与“要做”,一字之差,却充分体现出成年人与我们青年
人的思索方式上的完全不同。
一个是:
来日不多,
我还有哪些该做的要做;
一个
是:
来日要做的事真多,
我该怎样去做。
一个是在考虑船到码头车到岸,
怎样不
留遗憾地过完一生;
一个是向往着未来,
设计着自己的人生。
认真想一想,
这种
成年人与青年人思索方式上的逆反式差异,
难道不是在体现着他们之间的最大差
异吗?
?
那么,这种差异的存在说明何呢?
?
我以为,
说明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旭日东升与夕阳西下。
一个暮气沉沉,
一
个生气勃勃,如此而已。
?
显然,生活轨迹,人的能力不可逆转。
?
由此,
我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部关于中西方哲学想法比较的书。
具体内容已
经淡忘了,然而作者的主要见解却一直记忆犹新。作者认为,中国的哲学想法,
本质上是拓展资料过去;西方的哲学想法,本质上是研究未来。
?
一味地拓展资料过去,只会让已经过去了的一切——好的与坏的、错的与对的
——时时束缚自己思索的开放性,
从而裹足不前。
研究未来,
是去发现难题、
去
征服困难、
去创造全球。
截然不同的思索方式,
带来的天然是生存方式、
生活方
式的巨大差异。
?
我对哲学了解不多,
对中西方哲学的差别更是不甚了了。
如果这种中西方哲
学想法差异的见解能够成立,
那么,
这与成年人和青年人思索方式上的差异不是
如出一辙吗?不就一个是成年人哲学、一个是青年人哲学吗?
?
如果真是这样,那是很可怕的。
?
?
?
?
?
因此,还是欣赏年青人的敢说、敢做,勇于尝试。这正是大大众所缺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