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的故事2
于天命
且说彭修道(隆兴),从县立“都察院学堂”远行,就北渡黄河,跑向天津,找到在津门教书的伯父彭延庆,要求在天津上学。
伯父说,你想读洋书了。好,洋书,正时兴;你好好学吧。就将他送入名士张伯苓先生开办的洋学校“南开中学”。
修道在南开中学,竟然结交江南学生周恩来和河南光山女生邓颖超等激进青年。这一伙学生,以读书切磋为理由聚会,议论时局,针贬国事,公开印制传单,还私办油印刊物,与其他学校联系,并向工商界散发一些论政文章,批评北洋政府内政和外交问题。
天津政府对“南开中学”产生反感,下令警署频施警告,迫使周恩来等学生陆续离津,各奔前程去了。
修道谨记恩来大哥离校前之嘱咐,他继续奉行“读书不忘国事,在校关注民情”。他成为南开学生活动中的实际首领。他主办的油印期刊,声誉逾加高涨,北达奉天学生社团,南抵齐鲁几所校园。
学校承受不住警署和教育局的双重压力,曾对修道训戒三次,但仍无效果,只好约彭延庆到校,声言,要出示榜文,开除修道学籍。
伯父大伤脑筋,把修道带回商号。一怒之下,猛抽修道一耳光,罚其跪下,骂为败家子!
次日,伯父停止供养,悲戚地殷殷相嘱:“咱家,世代守规矩,从无作乱犯上之事之人。你,少不更事,中邪於不务正业之青年,结社集会,狂言演讲,滥墨妄写,还去到外校,秘密串联,反对政府,你胆大包天!真是不顾咱家九族生死安危了!伯,咋还敢供你上学?
给你盘缠钱,回老家吧,种地去,就在咱家药铺,学点儿看病抓药本事,养家糊口。不准再跑出来!再跑出来,我打断你腿!”
修道在伯父的亲眼盯注下,含泪上了火车。
火车到了北京,他不愿南下,就在永定门外转来转去,愁肠难解。
天,下起了小雨,他在雨中徜徉,徘徊踯躅,全身雨水流淌,浑然不知,只觉得走头无路了。
忽然,心一横,迈步向着一条胡同里走去。
他用伯父给的车马盘缠钱和路途伙食费,租了一间破败民房,凭着在村儒塾和县城“都察院学堂”学得的古文各体写作要求,结合来津三年学得的京津白话市语,构建文白相融句子,写出一篇时评稿件800余字,试投报馆。
天助人愿。第一篇稿件800余字,被赫然刊登全文!
他大喜过望,又写一篇,又被刊登。
他越发勤奋,灵感泉涌!三个月,发文14篇,这家报馆销量明显上升!报馆将其稿费增加一筹。
孰料,却被段琪瑞政府不容了,报馆受到当局警告。
修道的稿件,被禁了。报馆以信函退稿,注明了原因,请他海涵,并发惋惜之语,建议他速离京域,去南疆发展(意指:投奔孙中山)。
没了稿费,第5个月生活,就陷入困境了。一天只吃一碗麵条,理发、洗澡钱也没有了。房东向他频催房租。
山重水复疑无路。修道陷入他生命的第一次绝境,饥饿得头晕目眩,两腿发软了。
迷迷离离之中,突然,心上出现一支陈旧的发黄了的信封。他咬牙起身,从书册和记事本中查找那支发黄的信封。
啊,又一次天意救俊杰!
那支信封,没丟失,还在。他两手瑟瑟发抖,双目盯注信封良久。
那是西北军中,他五叔彭锡田(字禹廷)发往故乡的信封。他默唸,又默唸,珍重藏进包袱中。
他对房主说,再容我住三天。我若还找不来钱,那就走。
修道硬着头皮,开始了寻找,去寻找离家十几年、此时正在北京驻防的五叔彭禹廷。
他凭着在离家赴津时,父亲彭延泰交给的他五叔这信封地址,在北京城里跑来跑去,询问打听,其间,路上,曾三次帮人推车,挣得两小块烙饼。
终于,在旃云寺,找到了中华民国陆军检阅使、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上将的总司令部;找到了五叔彭禹廷。
五叔来到大门外,一脸惊诧,问他:“隆兴啊,你,怎么不好好在天津南开中学唸书?你,跑来这儿,干什么?”
他说:“我惹事儿了。我伯不供我上学了,赶我回老家。我不想回老家,就来找你了。”
“嗯?惹事了?你,惹什么事了?”
他一五一十,向五叔说明了原委。
五叔一直听着。
他心里,七上八下。这里是陆军检阅使官衙,同时,是国民军总司令部,进进出出的人,都是高级将领和政府官员。
五叔又是个特别令他生畏、而且是全家老少都怯的人。
十六岁的修道,此时,惧怵不安了,眼泪止不住滚滚流下。
五叔听着听着,严肃的脸上,涌出一丝又一丝淡淡笑意。
五叔伸手,摸住隆兴头顶,说:“娃子,有志气啊!你有出息!高中生了嘛,好青年就应当关心国家前途了。要关心中华民族命运!不只顾一家一户。
你和那个姓周的学生,在津门,是被看成不安份青年了。哈哈,那是愚民锈脑之言,壮士不须理会!
社会上,就是有人安於当奴隶 ,甘愿被官僚们当马、当驴骑。
你们,忧国忧民,善思直言,不随波逐流。好啊,很好嘛!苦难华夏,正需你辈群起!
须知,批评时弊,是正义者们爱国之举!政府,应识良莠,善於纳谏,敏於疏导。
若反其道,专制暴政,钳人之口,断绝言路,危压无人批评,阿谀满堂,鼓励谗媚之音泛滥社会;那将是自行走向人亡政息之前兆!社会,必将於某日地火升腾,於无声处听惊雷!
救中国,人人有责。你,就在这儿读书吧!我供养你上学。”
修道一听这话,心中就想大喊:五叔万岁!五叔万万岁!、
“走,去永定门!”五叔发话。、
五叔陪他去到永定门外,向那位房东清交了所欠房租,捆好了行李,退了房;就带他去理了发,去洗了澡,吃了馆子;就去到前门外的大栅栏,买了两套新衣服、一双新鞋,当即穿上。
入夜,才回到旃云寺。
三天后,五叔把他和另一个也从家乡来京投奔五叔要求上学的堂弟彭修敏,一同送进了军官子弟学校。
五叔彭禹廷(锡田公),原是外国人在北京开办的“汇文学院”毕业,学法律、欧史、几种外文。在冯玉祥国民军中,任总司令部秘书长兼军法处长,军务、法务,都很繁忙。 在冯军卫戍京城期间,总司令部涉及到外交事务,均由五叔出面应对,或担任翻译官。他没有时间去学校看望修道和修敏。 冯玉祥要求军官子弟学校无论到了何地,都“不要放过当地学问家、大教授、报馆主编。要恭恭敬敬恳请,校长亲自去请,请出来给军官子弟们讲讲学问,那才是校长的真本领!” 冯玉祥说:“能听三位学问家演讲的学生,就能为国做大事。能做多大事情呢?能做比我冯玉祥事业更大的事业!” 修道聪颖好学,品学兼优。被军官子弟们推选为学生会主席。 学校延请汉学关中派传人之一、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北京大学教授马寅初、梁仲华、梁淑溟、冯友兰、汤用彤,去作专题演讲。 学校教导处,总派遣修道陪护校长,去清华北大,接导师和顶级教授,居然次次成功! 导师教授们,一走进校园,放眼看见学生们都穿军服,军服上面呢,有大大小小补丁。清华北大文魁们,个个是喜笑颜开!对国民军赞叹不已。他们讲了课,不约而同,一个个都拒绝酬金!校长领着师生们鞠躬致谢! 有次,梁启超讲了 “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又何足挂齿?”。 有次,王国维正在演讲,国民军总司令部两辆基普车,开进了校园,向着操场驶来。 王国维根本不把军车当回事儿,他目不转睛!演讲话语不停。 两辆吉普车中,下来的是:冯玉祥、方振武、韩复榘、吉鸿昌。国民军一帅三将,向着学生群的后边走了过来。 满口浙音的王国维,无视将帅到来。他演讲的话语,仍然不停。 全场学生大为惊奇! 有的说:“清华研究院,这王导师,不尊敬总司令!真傲气!” 修道赶紧说:“专心讲学问,认真一丝不苟。正是华夏道統之正宗!这是对总司令最善之尊敬!” 几位学生争答:“啊!啊,对,对!” 冯总司和方、韩、吉三将军,来到学生群后面,笔直站定了,四员同时举手,向着讲台敬军礼!然后,悄然就在学生群的后面,坐到地下。 台上的校长,慌忙走下讲台,跑向学生们后面,去面谢突然到来的将帅。 台上,王国维演讲,依然不停。 演讲完毕。王国维突然高声,向学生们后面发话了:“将帅听讲,不宜迟就!” 方、韩、吉三位将军,猛然一怔! 冯玉祥立即高声,向台上回答:“是!” 同时,他又敬一个军礼!三位将军,随之敬礼! 有学生说:“当着师生们面,他训斥将帅们。这导师,真不留情面!过份了。” 这次听讲的场面情形,深深埋在了学生们胸中。 次日下午,课外活动一小时。修道在操场上组织公议讲坛,题目是《傲谩乎?尊敬焉?》 同学们热烈议论起来。 最后结论,明理昭彰,登上校刊。其中有句“国维先生卫道尊严,敬天法地,殷殷切铸吾辈楷模!” 1924年10月,五叔晋言,冯玉祥下令,派鹿钟麟率总部手枪营,以军事行动,开进满清皇宫,向已下台12年的满清废帝溥义宣布:限24小时,携领皇室600人出宫。民国政府终止对皇室年供四百万两白银的费用。即日起,皇室迁居天津,自食其力,好自为之。 然后,五叔为冯玉祥起草电文,敦请孙中山自广州北上,进京主持国事;冯玉祥抵天津迎接。 以上两项大事一毕。五叔拍下了世人难以想像的、一己跪姿,面对一己座姿的《自跪自》影像!他在这副照片上面,以小楷,书语句如下: 民国十三年,吾跪吾前,自求自焉。 岁月易迁,宜求速醒莫长眠。 读书要专,立志要坚。 言多易招愆,应留半句在口边。 今日应作之事,切勿待明天。 彭锡田求彭锡田。 五叔让修道看照片、读签言。赠他一份,让其思考。 修道,立即将五叔《自求自》照片上的签句,熟记於心,尤其是,将尾句“今日应作之事,切勿待明天 ”作为了胸中的座右銘:要终生践行! 然而,修道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秘密转入党内;这两项重步,均未向五叔透露一丝。 陈独秀、李大钊宣传马列主义,对镇守北京的冯玉祥国民军将士们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民军对共党言论、文章、活动,均放任不管,对学生示威请愿,不动刀枪;招致封建军阀和满清遗老遗少们,都抓为把柄,激烈非议,还跑去英美德法日等数国驻华使馆大搞煽动,引起西方几国,对冯玉祥大为反感! 1925年冬,东北王张作霖与北洋政府总理段琪瑞勾结,压迫国民军放弃北京卫戍,移军塞外。 冯玉祥一不愿北京陷入战火,二不愿“军官子弟学校”学生被伤残杀害。他将“军官子弟学校”更名为“北京育德中学”,令校长带领师生们离京出关,向察哈尔省迁移。 接着,冯下令:国民军撤出京城,移军察哈尔,总部驻张家口,育德中学暂驻宣化店。 段琪瑞仍不甘心,进一步密谋撮合,由奉系张作霖、张宗昌,直系吴佩孚、冯国璋,皖系孙传芳,晋绥阎锡山,组成 “五省反赤大同盟”,宣称“灭国民军于长城之北”、“把老冯逼回老家去!”。联军北出居庸关,攻打察哈尔省。 为避免战火毁掉张家口古城,冯玉祥于1926年1月,宣布下野;3月,携夫人李德全,及太原工业专科学学生南汉宸、保定讲武堂优秀毕业生武士敏等60位青年军官,赴苏联考察。 冯玉祥行前,授权张之江代理总司令,由鹿钟麟、方振武辅佐;由李大钊贴心学生宣侠父、史可轩任政治参谋;率国民军“适时向大西北转移,等待我考察归来”。 彭雪枫之五叔 彭禹廷《自跪自》 照 1924年冬
作者简介:于天命,镇平籍,工科研究生毕业,80年代原能源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O年代工伤转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河南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理事、平顶山市政协常委、综治委巡视员、市作协主席、河南城建学院客座教授、院长顾问。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色间谍》,散文集《少年与老屋》,长篇报告文学《一代完人》。文言词赋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等报刊。1994年获平顶山市文学创作特等奖。
总 编:孙宗信 曹向辉副主编:李华凌 张瑞敏执行主编:小 微 裴雪杰审 核:周鹏桢 曹向辉 马龙珠编 委:陈志国 李信昌 牛永华
杨朝惠王东照 郭成志
李浩雨 涅阳三水
徐志果 马龙珠
来稿要求: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摄影作品等,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
投稿信箱:279169517@qq.com
作者往期文章回顾:【涅阳文学】于天命:忆镇平曲剧【涅阳文学】于天命:彭雪枫的故事1
于天命:彭雪枫的故事2
彭雪枫的故事2于天命 且说彭修道(隆兴),从县立“都察院学堂”远行,就北渡黄河,跑向天津,找到在津门教书的伯父…